美文集

Hi, 请登录

字正腔圆是什么意思(字正腔圆的本义和引申义)

字正腔圆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成语,它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说话字音准确、腔调圆润。最近再提到这个词,我想到的却不是讲话或曲艺的发音问题,而是那篇传播甚广的《播音员主持人请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

文章的核心内容是:以往经常被国人读错的一些汉字发音,在得到权威部门的调研与确认后,被编进了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9),并取代了原本的读音,成为了今后的汉语教学与社会生活所应参照的选项。

而那些被读错的发音,有些属于古诗文中常见的古音,如“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的“斜”,发音就由“xiá”改成了“xié”;另一些则属于今人纯粹的误读,如“箪食壶浆”的“食”,发音就由“sì”改成了“shí”。

关于这次汉字发音的修订,支持的人表示,古音不是古物,并非动不得;反对的人则认为,流传许久的读音不宜一刀切地修改,决策者要充分考虑社会心理。

在这两种观点里,我更倾向于后一种。在我看来,上述案例里的改法均是有待商榷的,前者会严重影响押韵,后者则有迁就错误的嫌疑。

实际上,与这篇文章相似的网文,去年就已经出现过。此番再次传播,效果不降反升,依旧造成广泛讨论。一碗“冷饭”能炒出如此新意,可见它的“料”牵动着普罗大众的神经。

一部分评论文章认为,这些误读发音的成功上位,会影响很多人业已形成的职业习惯,比如作家、文学编辑、教师、播音员、主持人、演员等等,先前越是注重文字细节的,如今越会陷入挣扎与困惑。

事关语言的改动,的确牵一发而动全身,试想:一位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刚刚将学生的错误发音纠正,然后便被告知,某些字音由于读错的人太多,干脆将错就错,他再将正确的读音教给学生,反倒成了错误。这的确很意外,但丝毫不惊喜。

以上场景,恐怕已经不是预言,而是现实。

在我看来,将这些屡被读错的发言确认为标准发音,不仅仅影响了狭义的教学工作,更会波及整个社会的汉语传播;不仅仅是左右了学生在试卷上的作答,更是决定了从今往后的文化风气。

我们每个以汉语为母语的人,都有必要想一想,坚持发音与修订发音,到底哪个才是真正守护了汉字文化?顺应时代发展当然是必要的,但顺应时代并不意味着必然背离传统。传统与现代,并非是天然的反义词,它们不仅应当和谐共处,它们本也能够融洽共存。

事到如今,并非是绝大多数国民都认为,传统文化里的古音是繁文缛节,读半边字与误读也根本无所谓,只是因为纠正错误可能要花上一些时间成本,仅此而已。

在这个问题上,作家叶三表达了她的意见:

“说到字词读音修改和‘的地得’混用,我的想法是,一味将错就错,得过且过,不去探究‘所以然’和深层意义,我们必将,也正在丧失所有微妙的、细腻的、具有不同个性的表达。这些表达本身正在被粗暴省力的流行词代替,与之一同消失的是表达背后微妙细腻的个体感受。而那正是生而为人和乐而为人的特征。”

至于什么叫“发展的眼光”,一言蔽之即为“不折腾”。中国文字有象形、形声、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六项造字原则,在上古的卜辞文字时代便已形成规律。从语言的统一规范来看,“从古不从今”的原则无疑更为合理。

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们,看似是要花上一些时间去告诉更多的人,曹子建《白马篇》那句“借问谁家子,幽并(并,并州,太原古称)游侠儿”的“并”,音为“bīng”而非“bìng”。但这个过程也总好过——很多年之后,被读错的正音遭遇了拨乱反正,恢复了身份,再令大家去背诵。

我们应当警惕的是文化生活中那种屈就庸俗的倾向。再小的一件事,它的是非曲直,也应遵循它本来的逻辑,不应无条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标准去判断。

十年前有部电视剧叫《铁齿铜牙纪晓岚》,它的主人公是清代学者纪昀,纪昀这两个字音为“jǐ yún”,“纪”这个字在姓氏中音是上“shǎng”声(第三声),而不是去声(第四声)。但由于演员们集体把“jǐ”读成了“jì”,这部电视剧又风靡一时,使得现如今人们提到纪昀的名字,往往都是念错的。

常言道“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也体现在这些小处。小处不留神,早晚犯大错,且越不留神,越要犯贻笑大方之错。

类似的错误读音,在当代人的语言习惯中不胜枚举,如“扛鼎之人”的“扛”,“gāng”常被误读为“káng”;“重创敌人”的“创”,“chuāng”常被误读为“chuàng”;“从九品”的“从”,“zòng”常被误读为“cóng”。

这些发音客观上被读错,当然与我们语文教育工作的不足有关,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学校学习本就是知识学习的很小一部分,它绝不能代替终生学习。

对任何学科、任何知识,想要接近它皮毛背后的“精准”,必须自己额外去钻研。有钻研精神的人少,大多数人对他们所学之物的认知,随着他们有纸张认证的求学生涯的中断,便基本陷于停滞。在2016年的一篇随笔中关于消防安全的知识心得,我写过这样的文字:

“这种停滞的害处在于,这边是井底蛙眼中的天空极限。眼外便不再有天空,若井上是雾霾,那天空便从此与蓝色失联。”

所以,不能把锅全部推给学校与教师,即便读错母语发音情有可原,事后也应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相当一部分人那里,他们读错发音的根源在于他们不重视传统文化,试问,我们应当为这些不重视文化和知识的懒惰者去修改文化和知识吗?即便我们能帮助他们在此一时不至于“继续犯错”关于消防安全的知识心得,也断然无法估量他们的下限假以时日会掉到何等深渊里。

再来谈谈我自己的例子。

记得有次我与编辑商量,我文章中偶尔出现的生僻字,其实不应当标注读音。细心的编辑不解,我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读者如果不认识,自己去查,反而多认识了一个字。加上读音后,读者瞥一眼就知道怎么念,有可能就不想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了,反而阻碍了求知。

比如“匕鬯不惊”的“鬯”,看书的时候偶然看到,因为不会念音,就更谈不上对字与词的理解。查了之后才知道,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的祭祀用物,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都能照常进行。后来又知道了一位中国作家叫刘以鬯,这个字不仅会念了,也彻底记住了。

另一个例子,则是我写作想到一个字,但既忘了读音,又

试看结束,如继续查看请付费↓↓↓↓
打赏0.5元才能查看本内容,立即打赏

来源【美文集】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整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jkhui22@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