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里,越是高逼格的词语,越容易变成贬义词。
比如“得意洋洋”或“洋洋得意”、“得意忘形”、“得意忘言”、“泥牛入海”等。
这些词,本来充满哲学味道,既有道家文化的韵味,也有常常用于佛经文本,有很深的辩证思维、宗教意识,也很有诗意,结果都成了贬义词。
比如“泥牛入海”,禅宗经文多处就有,比喻绝去踪迹、断了消息,融入大千世界,类似“白马入芦花”的意境。“泥牛”一词,比喻心中思虑分别之作用,以泥牛入海,全然涣散失去形状,也用于主体与客体交融。
《景德传灯录》卷八《龙山和尚章》里,洞山问龙山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住此山?”龙山和尚云:“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得意忘形、得意忘言、得意洋洋(或得意扬扬)、洋洋自得(或扬扬自得)等,也本是审美认知的突破,由外而内、再而外,渲染着一种生命的欣喜、闲适及体认,最后全成贬义词。
除了文字层面发生的词义运动外,我相信有社会层面的原因。大概跟我们这个民族宗教约束力弱、过度讲道德有关,导致思维里逐渐对这种直观表露的生命力产生不适,刻意压制、压抑,最后成了丑的东西。。
描述人或一件事时,由于宗教意识思弱,缺乏真正的敬畏感,文本里不断重复一些词语时,也容易产生一种厌倦,最后生出嘲讽。
所谓“好话不过三遍”。美好的词汇重复多了,就等于摊薄了它的价值,倾销贬值了。最后成了没有价值的东西,或者价值稀薄的东西,有了喜剧因素。
类似的词语,现代汉语的词语也有一些,比如我们在老板、领导办公室里不断看到“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之类,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这人好假。因为真正的上人,是不会靠这种直白的语言来标榜的。标榜过多的,往往名不副实,充满虚伪。
不信的话,你尝试一下,在朋友圈里这么说自己“厚德载物”、“上善若水”。相信立马引来嘲笑。估计多年以后,这类词汇在言语使用中,很多时候就会被有意识的过滤、淡化。
词汇本来没有善恶,没有意识形态,但在具体使用时,也就是语言成为言语的过程里,因为有具体语境,从而生发出道德判断。次数多了,词汇本身会被披上一层意识形态的外衣,从此对于描述对手具有一种道德判断的价值。
还有很多本来没有味道的词,在某种文体里用的多了,也会不自觉地生发一种嘲讽。“情何以堪”这个表达,哪怕你在最通俗的社交场景里用上,也带有戏谑的味道了。过去它也是很平常的词汇。我做新闻多年,也做过编辑,每次看到有人在新闻标题里用“意欲何为”一词,心里就半天不适。
汉语的词汇与特定表达,被蒙上一层难以脱掉的道德判断、价值判断的外衣,意识形态的味道多了起来。
除了上述原因,应该也跟汉语词汇生成的能力有关,或者说汉语词汇的生命力。几年前,读让.波德里亚《语言学的想象》论述语言的能指一段时,印象里思考过这个话题,就是词汇的生成已经体现为汉语的危机。象形文字有强劲的保守性,独立音节的特征,对成词、完句中的意义建构有一种抗拒力形容夜景的词语,因为它自身的意义往往自足。举例来说,任何实词构成的词汇以及词汇构成的完句,都能相对完整表达一种原初义,这种自足意义就是一块块化石。这种情况下,汉语的能指本身,从一开就已侵入所指的空间,对新的能指的产生,有反抗作用。新的现代汉字,不像拉丁文字一样滋生空间大。
汉语双音节词居多,而汉语里实词的数量有限,双音节构成的空间也很有限。多音节的词汇生成形容夜景的词语,除了受困于象形文字中的意义化石特
来源【美文集】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整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jkhui22@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