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声辉语|运营官

Hi, 请登录

品牌联名本来是要促进业务的,结果搞成了"无效社交"

当下漫天满地的联名产品让人眼花缭乱:奈雪和好欢螺的螺蛳粉欧包、椰树和瑞幸的椰云拿铁,每一年优衣库和不同大牌推出的合作款......品牌为了“博眼球”各出奇招。

疯狂背后,这样的联名会不会反噬品牌本身呢?

我的答案是:会的,并且这种品牌联名的乱相之后,品牌辨识度危机正逐渐浮现。

一 品牌联名有两种方式

 

1. 品牌社交

品牌联名不是新现象,实际上最早的品牌联名,可以追溯到明星代言,也就是明星个人品牌和商业品牌的联名。

常见的品牌联名形态就是一个品牌与其地位、影响力相似的品牌,进行一系列的流量和用户的交换,实现共赢的目的,这种“平等身份”的联名我们把它称之为“品牌社交”。

2. 品牌租赁

另一种品牌联名的方式呢,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品牌租赁。

品牌在没有真正形成之前,如果想借助其他品牌的影响力增长自己的销量,收获自己的粉丝,通常就是用一定的成本去租赁别人的品牌,比如说出钱找一个明星来给自己的公司或产品代言。

一些初创品牌和一些传统大品牌或是传统大IP之间的联名同样属于租赁的方式。本质上是通过一定的成本进行大品牌的联合使用,当然这种租赁有的用钱,有的用资源。

网红为什么可以和比它势能大很多的品牌进行联名跨界呢?

网红在这里也付出了一定的成本,这种成本叫做新鲜感成本。

这种新鲜感成本也是在双方能够进行资源置换的一个前提:网红有知名度,有被大家种草、拔草的冲动,大品牌、大IP等需要唤醒人们关注的品牌就会乐于和网红进行联名。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联名形态。

这几年消费品品牌非常活跃,品牌联名又是大家默认为性价比较高的市场营销和推广手段,因此联名活动会被很多品牌采用,社交也好,租赁也好,总之是能够快速实现人群互换,是品牌增值增益的一种方法。

二 品牌无效联名的三种情况

联名这件事目前越发出现泛滥之势,太多品牌联名踩了坑,和不合适的品牌联名,就像是人与人关系中的“无效社交”,付出了时间、精力和成本换来的只是一些表面交情。

品牌的无效社交,也会逐渐导致品牌的辨识度越来越低,效能越来越来低。

那有哪几种情况会导致品牌联名里的无效社交呢?

 

第一种情况

品牌所属的品类和联名对象所属的品类有非常强的冲突性。

我之前看见过一款气泡水和白猫洗洁精联名,这联名虽然是比较博眼球,但怎么看都有一种感觉:你喝完这个饮料,嘴里就会吐出洗洁精的泡泡儿。

饮品和日化用品的联名,这种品类上的冲突,既不会让饮料好喝的属性加强,也不会让洗洁精的洁净属性增强。这种就是无效社交、无效的品牌联名。

 

试看结束,如继续查看请付费↓↓↓↓
打赏0.5元才能查看本内容 立即打赏

来源【首席运营官】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相关推荐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