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集

Hi, 请登录

李清照的词的特点和风格(李清照的思想内容概括)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成为1987年天文学会为水星环形山命名的15位中国历史人物中唯一的女性。

李清照的生活,与词的特点,可以以时间划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有着显著的区别。

李清照前半生生活安逸,与丈夫赵明诚婚姻生活美满幸福、志趣相投,她的词大部分都在描述这种贵族的生活;李清照后半生却要背负北宋的灭亡,跟随南宋政权一起逃亡,以及晚年的孤独,所以她的词风也发生了很多的转变,像士大夫之词一样,感伤起国家的命运。

那么,李清照词的特点到底有哪些,词的历史地位又如何呢?本文将做简单的分析和呈现。

李清照词的分类:前半生悠闲生活

李清照前半生生活是幸福美满的,这时期的词主要以描写少女情怀和婚姻生活情趣为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4方面:

1.描写少女性格的天真活泼

李清照出生在官宦家庭,从小就受到过良好的教育。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为进士出身,也是北宋词人,李清照母亲王氏,出身名门诗词赏析李清照,也擅长写词,所以李清照在待闺之中的时候,就写了很多著名的词篇。

《宋史·李格非传》记载:

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女清照,诗文尤有称于时,嫁赵挺之之子明诚,自号易安居士。

母女二人在史书上留下名讳,都善词文,历史上恐怕只有这一对母女。

比如写于李清照出嫁之前的这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可以看出十六七岁的李清照是多么的活泼好玩。

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与很多友人乘船游溪亭,由于贪玩一直玩到日暮天色渐晚,于是大家争相划船归路,由于船多拥挤误入了莲花的深处。仿佛能够听到一片嬉闹之声。

2.描写婚后生活的幸福与快乐

如果没有李清照的词,我们就无从得知李清照婚姻生活的幸福。

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赵明诚也是名门之后,父亲赵挺之官至北宋的宰相。

这对门当户对的年轻人志趣相投,婚姻生活极其幸福。婚后李清照的一首《采桑子》:

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

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李清照以一个少妇的笔调,描写了欢快的夫妻生活。“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细细儒生的展现了和谐有趣的居家生活气息,流露出一种令人向往的恬静美好的生活情调。

3.对夫妻团聚的渴望

赵明诚作为太学生,长期在太学念书,一个月只能回家团聚一次。后来,赵明诚作为金石之家,又要经常出远门考察。所以李清照的婚姻生活也有很多的离别。

有离别就会有思念,李清照的思念之词当属《醉花阴》了: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尽了对久别的丈夫的思念,思念太多,以至于自己比晚秋的黄花都消瘦了许多。

整首词写了四个场景:漫长的白天我在想你,孤冷的夜晚我在想你,黄昏的东篱下我在等你,傍晚的门帘中我依然在等你。每个场景都展现出李清照形单影只的在思念丈夫,等待丈夫的情景,浓浓的相思之情溢满字间。

试想,作为一个游子,如果有这样一位妻子给自己写来这样一封情意绵绵的情书,该是多么幸福的婚姻才能催生出这样的情书。

李清照词的分类:后半生悲叹身世

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耻。

李清照作为那个时期的名人,作为宋朝臣子赵明诚的妻子,毅然决定跟随南宋皇帝宋高宗一起逃亡。

国家的灾难,民族的耻辱,颠沛流离的生活,不仅仅给李清照的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也激发了一个文人的爱国之情。

2年后,赵明诚奔赴回京的路上受风寒,不久久离开了人生。爱人的离去,给李清照的精神生活再次造成了创伤。

词人李清照的写作风格也随即发生了变化,之前欢快、缠绵的情调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低沉的思念与伤感。

这个时期李清照词的特点大致分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故土的思念

后半生的李清照寄居在南宋都城临安,30余年的漂泊、流浪,爱人的离去,李清照品尝了人生的疾苦、对故乡故国的思念,是挥之不去的情怀。

比如这首《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离人,不惯起来听。

伤感的情调,芭蕉也遮蔽的庭院,就如同李清照的心情一样阴沉,见不到阳光。“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有谁能够理解一个女子对故都故国的思念,对之前汴京生活的怀念呢?

“愁损离人,不惯起来听”,是离愁,也应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吧。

李清照虽为女子,但也有士大夫般炙热的爱国之情,她的那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便是最好的例证。

2.悼念亡夫,对丈夫的思念

丈夫赵明诚死后,李清照有个短暂的婚姻,但只持续了3个月就结束了。在李清照看来,任何人都取代不了赵明诚在自己心中的地位。

年轻时期婚姻生活的美满,丈夫对自己的疼爱,在这一刻更加凸显了李清照的孤寂与落寞,她对丈夫的思念,就越显得伤痛与绵长。

李清照晚年写的《孤雁儿》,便是其代表: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但从词牌名孤雁儿,我们就能读懂整首词的基调。大雁也是从一而终的动物,当一方死去后,另一只孤雁会陪伴尸体哀鸣很久很久。这也代表李清照对亡夫的感情。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开头便在想念丈夫。“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我们能够读出李清照的寂寞,没有人可诉说衷肠。“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更是写尽了与丈夫赵明诚阴阳两隔的悲凉,即使折了一支梅花,又怎能把花送到天上的丈夫呢?

催人泪下的词句,令人唏嘘的别离,李清照的悼念之词可谓是胜过自己的祖师爷苏轼了。

3.表达词人晚年孤独寂寞的生活

由于一生没有生育诗词赏析李清照,晚年的李清照的孤独寂寞,是可想而知的。

这首《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一个人的生活,都懒得梳洗打扮了。都说女为悦己者容,即使精心梳洗打扮后,又有谁欣赏呢?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句名句,词人实在乏味,想去船,雇个双溪的舴艋舟,但想到只有自己一个人去赏析美景,恐怕也没有什么好的心情,只能勾引起更多的愁绪来,还是作罢了。

晚年的李清照,没有亲人,没有生活的寄托,只有对年轻生活的怀念,这份愁绪足有几十年之长,怎么能不厚重呢?

对李清照词的特点,以靖康之难的1127年为界,我分成前半生和后半生两个阶段来写,每个阶段都总结了3条李清照词的分类,并且举例说明,读者可以读更多的李清照词,大概出不了这6个分类。

李清照词的特点

李清照作为婉约派词人的代表,后人给归结为易安题,是一个很有特点的词人,可以说独创一派。

从李清照现存的90首词中,提炼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精心提炼口语,将词口语化。

通俗易懂是李清照词的特点,全词清醒明朗,易于理解,并且口语化。这一特点与李煜的词有着相似的特点。

比如李煜的《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就是口语化的写作风格。

而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念武陵春晚,云锁重楼。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

也是将词口语化的典型代表,“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读起来就像一个人在自言自语一样。

2.善用白描的手法,将复杂的内心,抽象成生动的景物来写

比如这首《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为了描写自己内心的忧愁,李清照只用了16个字,就把这份愁写的淋漓尽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和“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把复杂的不易描述的内心之愁,写的非常形象、生动,让读者能够很容易的联想到,李清照描写的愁到底有多愁。

3.擅长运用借代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在诗词中的使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诗词读起来更加的形象生动,也更有韵味。

比如《如梦令》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用海棠花的红,来代指自己少女思春的心,用海棠花的绿叶,来描写大风吹落红花的伤感之情;

比如《醉花阴》中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又用了拟人的手法,来和黄花比瘦,描写李清照对丈夫的思念之深,以至于消瘦了自己的身体。

李清照对修辞手法的运用非常的自然生动,意喻传神,在词人中非常少见。

4.李清照词有着明显的士大夫之词的特点

历史上一般说是李煜开创了“士大夫之词”,将词从描写娱乐场所的吟唱的“伶工之词”上升到“士大夫之词”的高度,描写国家与百姓的存亡离别。

李清照的《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写的就是靖康之难后,偏安一隅的南宋政权生活下的百姓情感,已经是“物是人非”,面对国破家亡,只能“欲语泪先流”。

另外,在李清照的《渔家傲》中: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也写的靖康之难后,李清照逃亡生活,客居临安的生活。而

试看结束,如继续查看请付费↓↓↓↓
打赏0.5元才能查看本内容,立即打赏

来源【美文集】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整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jkhui22@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