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集

Hi, 请登录

匆匆课文原文主要内容(匆匆课文笔记及考点解读)

课文内容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⑻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文章分析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背景介绍

作者出生于1898年11月22日,《匆匆》写于1922年3月28日,也就是24岁,相当于八千多个日子。当时正处于五四运动落潮期,五四运动激发起民众的反封建狂热,随着军阀政府和封建旧势力的镇压暂时退了下去。身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作者感受着时代脉搏,内心充溢着找不到出路的迷茫苦闷,但是坚强的他并不甘心沉沦,而是站在“中和主义”立场上执着地追求人生理想,发出一连串的质问。这篇文章在淡淡哀愁中透出诗人心灵不平的低诉,这也反映了当时大部分知识青年的普遍情绪。

学习目标

(一)积累“藏、挪”等字,“徘徊、涔涔”等词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

(四)体会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同步练习

字词积累

生字生词

2.多音字

3.近义词

确乎—的确复返—返回 遮挽—挽留 挪移—移动 空虚—空乏 觉察—发觉 叹息—叹气 痕迹—印迹

4.反义词

聪明—愚蠢匆匆—缓慢 空虚—充实 挪移—固定

5.课内词语

徘徊:文中指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也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遮挽:拦阻;挽留。

游丝:蜘蛛所吐的丝,飘荡于空中。

头涔涔:形容汗水从头上不断向下流的样子。

泪潸潸:流泪不止。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确乎:的确。

空虚:里面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不充实。

伶伶俐俐:聪明灵活、动作灵巧。多指十分聪明。

罢了:只是……而已。

蒸融:蒸发融化。

6.课文中有时光特点的词

溜 挪移 匆匆 跨过 飞走 闪过

一去不复返 伶伶俐俐 逃去如飞 没有声音 没有影子 轻轻悄悄

7.描写时间流逝的成语

白驹过隙 日月如梭 光阴似箭 岁月如梭 沧海桑田 似水流年

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年),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中国现代学者、民主战士、散文家、诗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31到1932年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校任教。1948年因病在北平去世。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文艺论著《诗言志辨》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体说明,写时间在我们的身边悄悄地逝去,令人感慨。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照应开头,再次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一问题。

句子分析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季节更替。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一去不复返进行比较,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写出了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无奈。作者写下这段话时心情有惋惜、后悔、茫然、痛苦或无奈。

2.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以问句开篇,又以问句结尾,这在写作方法上是前后呼应。这句话是这篇课文的灵魂。

3.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比喻,将八千多日子比作针尖上一滴水,将时间的流比作大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八千多日子的渺小以及日子消逝得如此之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4.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破折号连接设问与回答,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设问引发读者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无法挽留的无奈,对已逝的日子的留恋。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

5.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写出了“我”的焦急和无奈。

6.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

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太阳以人的情态,用“脚”“挪移”把时间的流动表现的具体可感。

7.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往事就像沙滩上的脚印,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第三自然段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时间灵性,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像人一般伶伶俐俐地跨过,生动形象。运用排比的手法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往事就像沙滩上的脚印,加重感情,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通过生活中的细节,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不可控的无奈之情,让我们跟作者一样生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叹。

8.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赤裸裸:形容光着身子,本课指什么也没有带来,什么也没有带走。“徘徊”不仅反映了作者的无奈及找不到出路的迷茫,也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热爱生活、追求进步的青年的精神状态和情绪。他们不满于自己只能处于“徘徊”的状态,不甘虚度光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知识青年力求向上、不断求索的一种精神。一连串的问句,层层推进,使文章到达高潮,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慨叹、无奈、不甘虚度时光,也是在呼吁人们珍惜时间。将时光的流逝写得十分有感染力。

9.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运用比喻手法。把日子的逝去比作轻烟被吹散,薄雾被蒸融,化抽象为形象,表现了“我”在逝去的岁月里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六)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揭示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能白走一遭”的主题思想。

写作练笔

1.仿写: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示例:过去的日子如沙滩上的脚印,被海浪抹平了。

2.仿写: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示例:叶子黄了,有再绿的时候;月亮圆了,有再缺的时候;太阳落了,有再升的时候。

试看结束,如继续查看请付费↓↓↓↓
打赏0.5元才能查看本内容,立即打赏

来源【美文集】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整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jkhui22@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