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秋天,人们往往想到的是总是一幅大雁南去,树黄花落的衰败离别之景,但有一位诗人,偏偏在这样的季节里看到了一片生机,他不觉秋景萧瑟凄凉,反而偏爱象征秋天的枫叶。他,就是杜牧。
杜牧曾在一次山中的游行时写下《山行》这一首名诗,诗中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更是为人们所熟知。为什么在杜牧的眼里,秋天的霜叶要红于二月的春花呢,这个“红”仅仅指的是颜色吗?
【诗中的霜叶为何红于二月花】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中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出秋天山中寒意袭人,山中小路歪歪斜斜通向高处,一幅充满寒气,寂静荒凉的山景便出现在眼前,但是第二句“白云深处有人家”让画面中立刻充满了生机——高耸入云的山顶处出现袅袅炊烟,院落掩在树林之中,露出深色的屋顶,隐隐还能听到一两声犬吠和小孩的笑声,“寒山”从一座孤山变得热闹起来,侵骨的寒气和山中孤寂的气氛似乎消散了。
“停车坐爱枫林晚”这里的“坐”解释为“因为”,因为太爱这晚霞与枫林交相辉映之景,停下车来惬意地欣赏周围的景色,哪怕在这夜晚即将到来的寒山之中也处之泰然,这一句足以显现出作者的潇洒。
“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点睛之句,作者的志趣全在这一句,风霜吹打过的枫叶,与开在温暖春风中的花不同凄凉秋景的古诗,二月的花易被风霜夺走生命,所以霜叶比二月的花还要鲜艳,还要具有生命力。漫山的枫叶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红了,这寒山中的风霜也不能摧毁它,却让它更多了些倔强高傲的气质,若说二月的花如胭脂,那深秋的霜叶便是一团火,燃烧着蔓延在深秋的清冷和寂寥。诗句中的这个“红”字凄凉秋景的古诗,不仅是指颜色,而且是蓬勃的生命力。
【饱经风霜的杜牧】
《山行》是一首写景的诗,但写景的同时,作者也在借景抒情、借物言志,诗中的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并非“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般表浅,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同时在影响着诗人笔下的文字。
杜牧生于晚唐时期,这个时期的唐朝藩镇割据,政局混乱,江山风雨飘摇,20岁杜牧博通经史,在治乱之策和军事方面有自己的主张,志在挽救危亡的大唐,23岁就写出了《阿房宫赋》这样的千古名篇,其中表露出自己对于国家兴亡的深刻的思考。可惜上天捉弄,让他与众多的诗作名家同样——仕途坎坷。
公元842年,杜牧被党争牵连,外放为黄州刺史,之后迁到池州,后来经过一番波折又回到京中,但回去却并没有比以往顺利,反而更多了经济的负担,最终也没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杜牧的起点很高,但结局却可以说是惨淡,若是其他人或许会不免叹息自己怀才不遇,终日郁郁寡欢,但杜牧并不如此,他在经历着国家和自身命运的
来源【美文集】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整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jkhui22@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