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集

Hi, 请登录

汉文化与筷子是什么(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筷子的起源

1993年,在距今有7000年至5000年的龙虬庄遗址,发现了42根用骨头制作的棍子黄河作文200字,这些棍子还是比较粗的,以前考古学家认为这些棍子是发笄,是用来整理头发的,后来发现也能够用来吃饭,尤其在墓葬当中,发现他们放在手臂处的位置,而不是头部,后来包括最早发掘龙虬庄遗址的张敏先生也坚持认为,这些骨头是最早的筷子。

其实古代发笄是能够两用的,比如在描述商纣王最喜欢妃子妲己的时候,其中就有一段,纣王不愿意吃饭,后来妲己就用发笄喂他吃饭,这也是最早关于筷子的记载。

筷子的使用,春秋战国时期应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期,根据史料记载,人们在此时已经开始使用筷子进食了,但是并不是主流的餐具。在春秋时期,筷子应该还没有普及开,孔子和他们弟子们吃饭依然还是用手,基本上不上任何餐具。

还有个“染指于鼎”的典故,说的是公子宋,他去别人家吃饭,看到人家鼎里煮了一个大乌龟,他当时很馋,但是主人没有请他吃,于是他把手指伸进鼎里蘸了一下,然后愤然离开了,这时候人们还是用手指头当筷子用。到了战国时期,人们逐渐开始使用筷子,尤其秦汉时期,筷子的使用非常普遍了。

“趁热吃”导致筷子的流行

我们现在还有个习惯那就是趁热吃。东亚文化圈,其中就中国、日本、韩国以及越南是使用筷子,像南亚的一些国家他们还是习惯用手,因为他们不习惯吃热食,而是喜欢吃室温的食物。虽然越南处在东南亚,但是受到中国汉文化的影响,也是习惯于使用筷子。

我们嘴巴与手所能够承受到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手能够承受的温度是60°,而我们的嘴能够承受80°,所以我们喝茶的时候,经常会需要一个杯衬,或者把杯底、碗底做得很厚。

勺子要比筷子早

如果你现在去韩国,他们勺子和筷子是一起卖的,很少有筷子单卖的情况,除非是在工艺品店。在古代汉语当中也常说“匕箸”,这里的“匕”就是代指勺子,“箸”代指筷子。而且最早的勺子就像刀子一样,既可以刮也可以割,同时也可以舀水,只是后来慢慢演化成了勺子。

可能在我们的想象当中,筷子应该比勺子要先发明,因为筷子简单啊,只需要两根棍子就可以了,可是考古发现,实际上勺子要比筷子要更早被推广。

这和小米的种植有密切的关系,在华北地区,由于降水量比较少,人们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稷”或者“粟”,也就是小米,其实一直到唐代,中原地区主要还是以小米为主要食物。

小米最好的食用方法就是煮成粥,或者蒸着吃,如果像我们现在煮大米的方法,很有可能边上已经焦了,里面还没熟。因为小米和大米的空间间隙不一样,没有大米透气性好,因此只适合用较多的水去煮。

汉朝时期人们都是席地而坐,刚开始会把食物直接放在席子上,后来有了个很矮的饭几,因此离地都比较高。我们现在喝小米粥可能就是直接拿着碗喝,但是在《礼记》当中,明确规定了上层人士,如何吃才能更加优雅。喝粥的时候不能直接把碗放到嘴边,当然也不可能用筷子,这时候只能用“匕”来进食。

而且还要求“毋抟(tuán)饭,毋放饭,毋扬饭”也就是说不要用手去抓饭,不要把饭搓成饭团,“毋扬饭”是指不要把饭放在手里吹,可见这时候还有用手抓饭的习惯。而且《礼记》当中还记载“饭黍毋以箸”,这里的“黍”就是指小米,也就是说喝粥的时候不要用筷子,其实都是为了好看,典雅。

现在朝鲜还依然沿用古代中国的礼仪,吃饭的时候要用勺子,吃菜的时候要用筷子。而且勺子要放在左边,筷子放在右边,古代礼仪当中左边是尊位,因此看得出勺子地位要比筷子要高。

石磨的普及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石磨,我们现在已经很少见,民国时期面粉加工设备的引进,现在很少再用石磨加工面粉了。中华地区以前主要吃小米,唐朝以前,人们吃小麦还主要是煮着吃。当然我们现在面食都非常好吃,无论是臊子面,还是刀削面都非常美味,可是如果你把小麦直接煮着吃,是非常难吃的。

但是小麦相对于小米产量高,因此在唐朝强制大面积种植,以防止饥荒的时候,百姓没有粮食吃。唐朝时期把小麦叫做“粒食”,如果有哪一位官员一天三顿都吃“粒食”,皇帝都会钦佩他,说明这人道德很高尚,生活简朴。

正因为石磨的使用,人们把小麦磨成粉,做成面食味道好很多。也是因为面粉的发明,让面条成为北方的主要食物。吃面条当然最好用筷子了,从而勺子的地位也在逐渐下降。

同时炒菜的大面积推广,也让筷子相比于勺子更加适用。石磨不仅能让小麦成面粉,还能够让很多植物扎成油,比如花生、芝麻等,有了油,人们就可以用油来炒菜。根据文献记载,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炒菜一度非常流行。

在《东京梦华录》中,孟元老记载,他在靖康之变后,逃到杭州,发现当地喝粥还是会用勺子,但是吃炒菜就会换做筷子,因此炒菜对筷子的流行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筷子的流行和唐朝时期的茶文化也有很大关系,现在广东地区还习惯吃点心,上菜之前可能大家一起吃点心。在唐宋时期有个习惯叫“分茶”,也就是给你在喝茶的时候,也会吃一些点心。人们在进食这些点心的时候,都是用筷子。

尤其是宋朝时期,像开封人们已经逐渐脱离勺子,因此孟元老还惊诧杭州用勺子。在《金瓶梅》当中,人们主要的餐具是“盏”或者叫杯,这些杯子既可以喝茶,也可以用来喝酒,另外必备的就是筷子,勺子已经失去其功能性作用了。

日本、韩国筷子圈的差异

汉朝时期,人们还有分食传统,和现在日本饮食习惯很像,大家依次坐成一排,然后把食物分给大家。三国文献记载,当时日本还是以手食为主,会用树叶包着菜来吃,后来随着大量遣唐使来到中国,把中国的饮食习惯也带回到了日本。

据日本史料记载,公元7世纪,小野妹子把筷子带回日本。据传圣德太子是日本第一个使用筷子的人,圣德太子在日本朝廷仪式当中使用筷子进食。

起初筷子仅限于宫廷当中,到了公元8世纪,日本平民百姓掀起了一场从手食到箸食的生活革命,之后筷子在日本普及开来。

宋朝之后,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尤其北宋时期人口破纪录达到1亿人口,家庭当中人口的增多,吃饭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一家围在一起“趁热吃”。明朝时期的八仙桌就是典型的饮食习惯的改变,一桌可以围坐8个人

试看结束,如继续查看请付费↓↓↓↓
打赏0.5元才能查看本内容,立即打赏

来源【美文集】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整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jkhui22@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