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杜甫这首《冬至》从题材上看属羁旅诗,抒发了对流离异乡与仕途无望的伤感与迷茫之情。
首联,“年年”对“忽忽”,对偶、叠词妙用,表现时间飞逝,又是一年冬至,而长期漂泊的诗人仍然有家难回、穷愁潦倒。
依据《诗源辨体》的点评:“年年”(按指《冬至》)一篇,虽通体对偶,而淋漓骀[dài]荡,遂入小变(和以前不同)。一般律诗,首联尾联并不要求对偶,可是诗人却有意为之,八句皆对,何故?只因一气呵成,舒畅淋漓,故脱口而出,并无违和感。所谓“情到深处句便工”,读来感同身受。
首句“长为客”三字,可为一诗纲领。四联都围绕着“长为客”而展开。“至日”,即冬至。呼应标题“冬至”。冬至,又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气,起源于春秋时期,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不得不说,全诗用得最传神的一个字莫过于“泥”。泥,表示沾着、黏着,让人无法摆脱又苦于其中。准确表达了诗人多年来作客他乡,生活穷困而愁苦不堪的情态。同时,这个“泥”还会让人联想到冬至日的雨雪天,诗人经常行走在真实泥泞的道路上。这个泥,既有本体的表述,又有深层的寓意。所谓一字难改,就是说的杜诗吧。
颔联,“江上”二字,点明写作地点。唐代,已有以“冬至”为节的风俗。这样的节日本应在家,摆上好菜,温壶好酒。可是诗人却做不到,他们一家人正在江上四处漂泊,生活没着没落,归途无期,仕途无望。也许,正是在江上,诗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节日,才引发了诗人堆积如山的感叹与忧愁。诗人的容颜,早已在漂泊中形容枯槁。为什么用一个“独”呢?真的是只有诗人一个人老去么?当然不是,这一个“独”,是为了与下文天边风物呼应。山河未变,而人先老。“自相亲”三字,也是用得非常老练,呼应首句“长为客”,正因长时间他乡作客,才能与这些异地风俗相互亲近。
颈联,“杖藜雪后”对“鸣玉朝来”,“临丹壑”对“散紫宸”,通过写诗人在雪后拄着杖藜面对山沟,想起带着鸣响的佩玉上朝,散朝后离开皇宫的往事,表现了诗人在长期漂泊后的年老孤独,与回忆曾经出仕入朝的得意形成鲜明对比。
通读中间二联,不难发现“江上”句为实冬至诗词,“天边”句为虚;“杖藜”句为实,“鸣玉”句为虚,诗人采取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给人一种强烈的时空穿越感。
尾联,“心折”意为伤感到极点,点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一寸,指心为方寸之地。这一句,纪晓岚认为是凑字数,为全诗之败笔,亦有人认为过于苛责。实际上“无一寸”,正表现了诗人在这样特殊日子感伤的程度。路迷,标明诗人找不到出路,也预示着战乱又起,切断了诗人回乡的路。可即便诗人过得如此落魄,仍然心忧天下,寄希望于朝廷,能够平定战乱,收复河山。
“三秦”借指位于陕西西安的朝廷,表现了诗人对盛唐时代的无限思念。何处,说明诗人内心对于未来,十分迷茫。
这首诗,明显是作者写于晚年,当是靠山严武去世之后五年内所写。与此诗沉郁大不同的,诗人之前还写有一首轻快的《小至》,写冬至前后时令变化。小至是指冬至日的第二天(一说前一天)。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此时阴气开始收敛,阳气开始回升,诗人用刺绣添线写出了
来源【美文集】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整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jkhui22@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