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集

Hi, 请登录

凉州词二首王之涣(原文翻译及赏析)

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外号“诗家天子”、“七绝圣手”。但是与他同时代的王之涣,诗才更在王昌龄之上。王之涣虽然存诗仅有6首,但是首首精品。

按照国学大师章太炎的说法,当中竟然包含两首“绝句之最”。他的《登鹳雀楼》是唐代最好的五言绝句、他的《凉州词》是最好的“七言绝句”;他还有一首《宴词》,也是最好的送别诗之一。

王昌龄曾经从军,擅长写边塞军旅诗。王之涣也曾游历边塞,以军旅诗闻名。下面就让我们欣赏一下,两位唐朝七绝高手的巅峰之作。

一、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凉州词二首·其一》——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作意译:塞外刮起了龙卷风,黄沙好像是黄河之水,被远远地吹送到白云边。万山环抱中有一座孤城,它仿佛是伫立在一片片锋利的刀刃间。

是谁在用羌笛吹奏思乡的《闻折柳》?羌笛哀怨,似乎在责怪塞外不生柳树。想折一枝寄给家人都不行。唉,何必怪杨柳呢?要怪只怪春风,吹不到这玉门关。

玉门关在河西走廊的要道上,是古代重要的军事关隘。诗文中提到的“杨柳”是代指征人的离思,而提到的“玉门关”,更是古代军旅人心中的一个悲剧情结。

一道玉门关,就把家乡远隔天外。《后汉书》中说:“不敢望到河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可见一旦出了玉门关,漫漫岁月都蹉跎在这极苦之地,要想活着回家就难了。

王之涣这首诗争议最大的是第一句,因为很多人觉得黄河离玉门关遥远,并且河是不可能“远上”或者“直上”白云间的,所以坚持认为第一句应该是“黄沙直上白云间”。

其实,王之涣诗中第一句提到的“黄河”,未必就是实指的黄河。也可能是王之涣在比喻,他在塞外见到“回旋风”吹黄沙上天的壮观景象。

这样一来,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有些版本中第一句的“远上”为“直上”了,因为龙卷风就是“直上”云霄的。但是,不管解释成“直上”还是“远上”,王之涣诗的第一句都写得神思飞跃,波澜壮阔。

诗第二句中的“万仞山”不只是在说山势,更是象征刀剑林立的战场,标志着局势的紧张。

到了诗的第三句,画风突然一转。在一场狂风和黄沙的肆虐之下,万仞群山环抱的孤城里,却有人吹响了羌笛。他吹的是唐朝流行的《闻折柳》,诉说的是与家人或者爱人的离别情。

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紧张的局势,共同触发了“征夫”的思乡之情。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将来到底还有没有机会“生入玉门关”。

他吹响了《闻折柳》,或者还想折一根柳枝,寄给他思念的人。但在这塞外,根本找不到柳枝,这简直让人绝望到了极点。

诗人听到笛声之后,转过来劝慰他说:“何须怨”呢?你期待得到关内的好消息。可这里是遥远的战场,即使有好消息,现在也“吹”不过来。

二、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出塞二首·其一》——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歌译意:亘古的明月,亲眼见证了这一座关隘的历史。它从秦朝到汉朝,一直为抵御匈奴人的侵犯而存在着。这几百年来,曾经有多少英雄豪杰从这个关口出塞作战,最后都没有回来。

假如“飞将军李广(卫青)”那样的英雄还在人间,又怎会让胡人的铁蹄跨过阴山,前来犯边。

王昌龄这一首诗,如果只看后三句话,完全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无非是在感叹朝廷用人不当,没有用到适合的将军,否则敌人怎么会打到我们的边境呢?

但是“秦时明月汉时关”,却是千古绝句,是全诗最大的一个亮点。这句诗用了“互文”的形式,写明月与关隘。通过亿万年未变之明月与几百年存在的关隘,把朝代兴亡交替,物是人非的感觉表现了出来,同时也写出了岁月的流失与历史的纵深。

所以,第二句的“万里长征人未还”就显得格外震撼了。因为它不是一次的“长征人未还”,是数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人,出征未还。

同理,全诗的后两句叙述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也不是一时一代人的愿望。而是数百年,近千年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愿望。

诗中讲述的内容,时间绵延数百年。出关人数众多,而“龙城飞将”却不是每个时代都有。结果就是“胡马”累世犯,而中原失去了像“飞将军李广”、以及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军事人才,根本对“胡马”无可奈何。

因此王昌龄这首诗,以千百年来不断“重复”的动作,与民族情结来打造出“悲壮”感。难怪明代诗人李攀龙说它是“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因为诗中描述的边患,直到李所处的时代,甚至是近代中国,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它总是会引起人们的共鸣。

不过,李攀龙说王昌龄这一首诗是“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章太炎却说王之涣的才是“绝句之最”。那么,让这两位决战紫禁之巅,究竟谁更强呢?唐朝人告诉你答案:王之涣完胜!

在唐代薛用弱《集异记》里有一个叫“旗亭画壁”的故事,里面提到王之涣、王昌龄和高适三个人一起到酒店听艺人唱曲。

当时到场的艺人都是非常有名的伶人,于是他们打赌,看谁写的诗被唱的次数多,用来判断谁的诗写得好。结果王昌龄、高适的诗都被人唱了。王昌龄的还连唱两首,所以他特别得意。

王之涣不服气,就说:唱你们诗的全是不入流

试看结束,如继续查看请付费↓↓↓↓
打赏0.5元才能查看本内容,立即打赏

来源【美文集】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整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jkhui22@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