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的这首诗题为《插秧歌》,生动的描写了中国古代一户农家,在种田插秧时节,全家一起去农忙的场面,又有生活气息接地气,又生动让人感概。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农民种田插秧,是关系到农作物收成的高低的大事,万万不可错过时机,所以该在农田插秧时,农家的大人小孩,都要一起去农田农忙。
《插秧歌》就生动的展现了农家这样的劳动场面。田夫指农家的成人男子,他在抛往水田里抛秧苖,而农家的妇女来接,而小孩在一边拔预备好的秧苗,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在水田里插种秧苗 。
抛秧是在插秧之前,要把秧苗从秧畦拔出来,并且把秧苗捆成小捆的秧苗,然后要抛扔进水稻田里;而插秧是将秧苗栽插于水田中。杨万里做过官,但是对农家生产生活之事仍然了解。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兜鍪”是古时战争用的头盔,“蓑”就是用草或者棕叶制成的可遮阳防雨的蓑衣。“甲”就是用金属或动物皮革制成的护身装备。
此时不巧正好下雨,“雨从头上湿到胛”,说明雨大。所以虽然穿着如“盔”披“甲”的蓑衣,仍然被雨浇得浑身湿透。天气不好但是插秧时机不能错过,所以仍然要顶风冒雨忙来插秧不停。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昝辛苦”的,农时不可错过是农家冒雨农忙劳作的主要原因,但农家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有不停的努力也得到了准确生动展现。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唤渠朝餐歇半霎”,杨万里的诗中是说农妇招呼农夫休息一会,并且如果饿了可以吃点早饭。“朝餐”,真实地写出农家的主人农夫起早出工先做农活,还没有吃饭。而农夫却是“低头折腰只不答”,仍然在忙着插秧的农活。这里,“只不答”,不是因为农夫对农妇的没听见而不回答,而是农夫似乎没有答应农妇“歇半霎”的请求,好有责任心的农家主心骨!
而实际行动更是见到感概,农夫在用其它话题将农妇支走了。“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这是农夫的回答,与休息和吃饭完全不是一样的事。农夫同时还告知农妇要照管好家中院舍中养的小雏鸭,防备它们来田里吃嫩秧苗。农夫做为一家之主,尽力尽心之意全在小诗结尾处。而农家的农夫和农妇的农田生产的勤劳、艰苦,也在诗中的朴实自然白描般的对话中。
杨万里写诗,除了他的自然清新又善白描的艺术特点之外3-6岁儿童发展指南心得,也常见小中见大,细节中见情感的诗意。
《插秧歌》在描写了农家全家在水田中的详细过程时,有农家的辛苦,也有农妇对农夫的关怀,但是更主要的是生动展现了做为一家之主的农夫,尽力又尽心做着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做的事和心情。
诗来源于生活3-6岁儿童发展指南心得,又生动的展示了生活,可以称为有生活的好诗,杨万里做到了!
杨万里写过许多爱国情怀的诗文。如《雪霁晓登金山》诗人在韩世忠等爱国将领打败金军的战场上,讴歌又呐喊,很有气势。这是对苟且偷生的南宋小朝廷的鞭挞
来源【美文集】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整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jkhui22@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