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集

Hi, 请登录

送别古诗意思解释(送别翻译和赏析)

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表面看来语句平淡无奇,却是词浅情深,蕴意深刻。

从全篇看,诗人以问答的方式,即使送者和行人双方的思想感情得以交流,又能省略不少交代性的文字小孩子头像超萌女唯美,还使得诗意空灵跳脱,语调亲切。

【原文】

王维《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译文】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

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

【赏析一】

诗人虽仕途得意,开元中进士,政治上也有抱负。但社会现实又使他无法施展才干。这次友人仕途受挫归隐南山,相送饯别时,诗人在抒发感慨的同时,对友人的归隐产生羡慕向往之情。语句简练而意味无穷。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画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

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联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

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赏析二】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饮君酒”即劝君饮酒。诗歌一开始就写饮酒饯别。在表达方式上,诗人运用了叙述,并在叙述中点题。第二句“问君何所之”是设句,“之”即往、往。其意思是说,问君到哪里往?这一联中叙述语言朴实无华,特别是运用设问,不但表露了作者对友人关切、爱护的深厚情感,而且引起读者留意,引出下文,从而自然过渡到写回隐。

“君言不自得,回卧南山陲。”接着诗人的朋友回答了诗人的问话。朋友说自己为官受到排挤点击而不自得,只好回隐到南山下。“不自得”三字,不仅交待友人回隐的原因,也表现了朋友失意后不满的情绪。实在,我们只要留意一下,在这不平的情绪中,也暗示了诗人借助朋友的遭遇表达了自己对现实愤懑不平的心情。“回卧南山陲。”“南山陲”指终南山边。这是朋友告诉诗人自己回隐的往处。这里的“南山”不由得使读者想起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来,实在,这也借此暗示着朋友高洁的品质。

试看结束,如继续查看请付费↓↓↓↓
打赏0.5元才能查看本内容,立即打赏

来源【美文集】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整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jkhui22@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