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集

Hi, 请登录

给母校的赠言简短(祝福母校的诗歌简短精辟)

七律·赠母校与恩师

祁寿星

卅载归来喜泪奔,振衣九叩谢师恩。

校区曾铸儿郎梦,绛帐长萦学子魂。

树慧滋兰强国脉,抡才擢德耀儒门。

当年一点寒灯在,不惜清光照故园。

专家点评

学校是教育的场所,恩师是施教的主体。孔子开私学,门墙甚众,被奉为 “至圣先师”,享以“素王”之号。孟子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的人生三乐之一,就一般人而言,求学路上如能得良师指授,其乐亦大抵相当。正因为如此,历代敬谢师恩的篇章不少,如今,“教师节”更是成为一年一度的行业性节日,但连母校与恩师一并赠之的作品,却并不多见。此诗制题过于宽泛,似有可议之处。察其内容,据首联交待,此诗的写作背景是“我”毕业三十年后重返母校,叩谢师恩,颔联“校区”“绛帐”分点诗中的“母校”与“师”,颈联“树”“滋”“抡”“擢”,皆聚焦恩师而言,尾联“寒灯”“照故园”又并恩师与校园而言之。作者在布局谋篇方面细加剪裁,颇具匠心,值得肯定。但“母校”与“恩师”并言,本来就容易陷于照顾不周的窘境,因为这两个名词看似具体,实则抽象,故定欲强作此题,似乎出以组诗的面目较为恰当,则此诗可为序诗简短获奖感言 英文,起总领作用,而以此为小题,内容未免隔膜,句与句之间,看似针线绵密,实际上却无法充分有效地传达对母校与恩师的情意。

诗歌乃至一切文学作品中,任何情意都必须借助语言来传达。虽然言不尽意时常付诸讨论,但辞达则是对诗文语言运用的基本共识。此诗语言使用相当大胆,词语混搭的特征至为鲜明。典故如“绛帐”“树慧滋兰”,书面语如“振衣”“九叩”“抡才擢德”“故园”,与口语如“儿郎”,新词汇如“母校”“恩师”,甚至网络词汇如“泪奔”等纷至沓来,雅俗并置,新旧同堂,种种复杂之情,欲借此以尽之简短获奖感言 英文,事实上却适得其反,辞难达意。“振衣”,见于《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注:“去尘秽也。”后遂以“振衣”指抖衣去尘,整衣,这里表示叩拜之前的动作,以示恭敬。“叩”,本义是敲打,这里指身体拜倒,以头触地,九叩是行至恭至敬的大礼。“绛帐”即“红色帐帏”,典出《后汉书·马融传》,东汉马融学识渊深,常在高堂上设置红色帐帏,为生徒讲学。“树慧滋兰”,“慧”应作“蕙”,见于《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屈原曾掌教召、屈、景三族子弟,后世遂以滋兰树蕙喻指培养学生。“抡才”也作“抡材”,指选拔人才;“擢德”出自《庄子·拼拇》:“枝于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声。”成玄英疏云“擢,拔;谓拔擢伪德,塞其真性也。”这里与“抡才”意思相近。尾联暗用“传灯”之典,佛教称佛法能像明灯一样照亮世界、指引迷途,故“传灯”比喻传授佛法,此处喻指恩师传授知识与学问。

典故是一种高度集约化的语汇,往往字少意丰,表现力强。如果使用得恰到好处,不仅能增强表情达意的效果,而且有助于形成语言风格上的典雅之美。我们通过对此诗使用的典故稍加检视,不难发现,虽然多数典故的语义指向并无瑕疵,但合而观之,也暴露了典故运用上的一些问题:一是堆砌,如连

试看结束,如继续查看请付费↓↓↓↓
打赏0.5元才能查看本内容,立即打赏

来源【美文集】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整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jkhui22@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