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集

Hi, 请登录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什么(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翻译)

前言

有人问:王国维为什么说《天净沙·秋思》有唐人绝句的妙境?

《天净沙·秋思》是元人马致远的名作,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专门评价过马致远的这首作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平沙,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元人马东篱「天净沙」小令也。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

一、前三句写景的特点

前三句是一连串意象的罗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平沙,古道西风瘦马。其中第二句比较常见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王国维看到的版本是”平沙“而不是”人家“。

这种完全用名词组成句子的方式并不少见,温庭筠有一首五律颔联也用此法: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另有《渚宫晚春寄秦地友人》颔联也是这种方式:

风华已眇然,独立思江天。【凫雁野塘水,牛羊春草烟】。秦原晓重叠,灞浪夜潺湲。今日思归客,愁容在镜悬。

据说欧阳修很喜欢这种方式,模仿温庭筠也作了一首《过张至秘校庄》诗云:

田家何所乐,籉笠日相亲。桑条起蚕事,菖叶候耕辰。望岁占风色,宽徭知政仁。樵渔逐晚浦,鸡犬隔前村。泉溜塍间动,山田树杪分。【鸟声梅店雨,野色柳桥春】。有客问行路,呼童惊候门。焚鱼酌白醴,但坐且懽忻。

其中有”鸟声梅店雨,野色柳桥春“,明显是效仿”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在元朝的《天净沙》小令中有不少人喜欢这种方式,后面会列举两首。

二、 断肠人在天涯

先说说第四句的特点,夕阳西下的后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古诗词(天净沙也算是一首小诗,在钦定词谱中也是一个词牌)中五律诗词春,无非是情景二字。《天净沙·秋思》全篇都是写景,但是只有最后一句写到了人物。

可以看出,前面4句所写的景物,都是人在天涯的断肠人眼中所见。而他自己,也融入了在萧瑟的秋景之中。人在景中,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另外,这首诗的景物都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意象,其修饰语都是作者有意的选择,例如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马是瘦的,人是断肠之人。

前四句中特别写到一个景色:瘦马。古道不会出现一个孤零零的瘦马,所以这匹马其实是和人物在一起的,相当于留下了一个问号:马的主人呢?

作者接着用”夕阳西下“宕开一笔,把视角抛向远处,然后用”断肠人“承接”瘦马“,回来补上了这处留白。

三、夕阳西下

王国维说马致远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我个人以为最重要的是章法布局,还有句法的安排,另外诗中意象的选择也同样精确。

上面说过了意象的细节:古道、西风、瘦马、古藤、老树、昏鸦、夕阳、断肠人、天涯,因为修饰语的选择,都赋予了中心语具有秋天的萧飒色彩。

从句法来说,前三句完全是实词的排列,都是景物,不用连词动词等古人所谓的虚词。

最体现唐人绝句妙境的是后面两句,特别是第四句。

绝句有四句,第三句转折很关键,这首《天净沙·秋思》是5句,前三句是景物的铺排,第四句”夕阳西下“,相当于绝句中第三句。在西风瘦马之后,突然插入宏大的远景,

而且不同于前三句,还加入了”西下“这个动词,这两处变化,起到了绝句第三句的作用。

另外,夕阳西下,还有一重深意五律诗词春,就是眼前这些古藤老树古道瘦马们,虽然如此萧瑟凄凉,依然要在不久后淹没在茫茫的夜色之中。

因为”夕阳西下“,所以天涯之人更加愁肠欲断。

一个断肠人牵了一匹瘦马在夕阳之中遥望秋景,但是马致远用了倒装之法。很像电影的开场镜头,先景后人,然后开始了一段故事。

诗不是电影,不需要讲述完整的故事,诗的特点,就是截取一个片段,其他留给读者去思索。

四、其他类似章法作品

下面两首《天净沙》,其章法布局类似于马致远的《秋思》 :

西风谓水长安,淡烟疏雨骊山,不见昭阳玉环。夕阳楼上,无言独倚阑干。

前两句写景,第三句抒情,第四句景中有情,虽然省略了主语,但也是写人物。人物也是风景,情在景中。

试看结束,如继续查看请付费↓↓↓↓
打赏0.5元才能查看本内容,立即打赏

来源【美文集】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整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jkhui22@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