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郭明义
关键词:凝聚正能量的“雷锋传人”
他的事迹:亚洲最大的露天矿鞍钢齐大山铁矿的运矿司机,和同事们一起管护这些矿山公路36年。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就把雷锋作为学习的榜样。
帮助过许多工友和素不相识的人,累计无偿献血6万多毫升。
2009年7月发起成立郭明义爱心团队,带动5800多名鞍钢职工和社会志愿者参与。全国各地的郭明义爱心团队分队目前已有1000多支,志愿者近180万名。
观点:郭明义的精神动因是他以助人为乐、坚守奉献使人快乐、助人幸福。
“德不孤,必有邻”,郭明义与郭明义的爱心团队完美地诠释了这样一句话。他们的存在也充分说明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环境如何变化、风气如何移易,“雷锋精神”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示范力和感召力。
二、杰桑·索南达杰
关键词:用生命守护可可西里
他的事迹:1992年时任青海治多县委副书记,组建了我国第一支武装反盗猎队。
工作强度大,忍着;财政紧张,就自掏腰包筹集基本物资。两年时间里,他和十几名队员们先后十多次进入可可西里,打击盗猎者,进行野生动植物保护调查。
1994年1月18日在一次打击非法盗猎行动中英勇牺牲。1996年,可可西里成立了以索南达杰为名的保护站。
观点:杰桑·索南达杰是一位守护净土的先行者,他的牺牲开启了可可西里和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新纪元,震惊了社会各界及舆论,也唤醒了国人保护藏羚羊的意识。
20多年来,索南达杰的英勇事迹得到持续宣传,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
如今,可可西里再无枪声。
三、谢晋
关键词:把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放在第一位
他的事迹:始终把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放在第一位,电影《天云山传奇》折射出一代知识分子在大时代风云下的心路历程;在《牧马人》中,谢晋关注了出国热潮的话题,呼吁年轻人主动为国家建设做贡献,这些作品在剧本、表演和思想深度等方面都达到了高峰。
改革开放以来,谢晋拍摄了《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鸦片战争》等一批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优秀影片。
2008年10月17日,谢晋于浙江上虞逝世。他的一生都在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展现人民思想解放、时代风云激荡的历程,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观点:谢晋导演曾言“我的作品要力图在刻画民族的悲剧中,给人以反思、警示的作用。”
正因如此,他的电影充满了强烈的知识分子式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感,他用电影镜头一次次呐喊出百姓积郁于胸的心声,涤荡观众心灵的同时,讲述了那个时代最典型的中国故事,也见证了时代进步。
四、胡小燕
关键词:从“外来妹”到全国人大代表
她的事迹:1998年,从四川农村来到广东佛山,成了一名电子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里,胡小燕通过不断学习新技能,从一名普通分检员,迅速成长为车间管理者。
10年的努力打拼,2008年3月5日,胡小燕作为首批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走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积极为外来务工群体发声。
2010年,胡小燕开设了“海燕信箱”专栏,刊登农民工来信,由法律专家解疑释惑。第二年,她又联合公益机构开设了专门服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小燕乐园”,至今,有超过一万多个家庭加入进来。
2012年,胡小燕通过公务员考试意林文章的读后感400字,成为佛山三水区总工会的一名公职人员。
观点:胡小燕的成功变身,是时代给予了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更是奋斗、更是责任,让所有的梦想都花开灿烂。
正如胡小燕所说:“尽管一届人大代表的任期只有5年,但是责任是一生的。”
五、程开甲
关键词:人生价值在于奉献
他的事迹:是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上世纪60年代,程开甲踏入被称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泊马兰红山核试验基地,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总技术负责人。
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随后的20年中,程开甲又在技术上参与决策了30多次核试验。改革开放后,程开甲转向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8年11月,程开甲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观点: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就是程开甲。
1950年,程开甲谢绝了玻恩教授的挽留,开启了科学报国的人生之旅。
1960年,程开甲调入北京,开始从事我国核武器研究,从此,他隐姓埋名,在学术界销声匿迹二十多年。2015年10月,97岁的他光荣退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新时代,呼唤更多像程开甲一样的时代骄子,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熔于一炉、融个人奋斗于时代大潮,把个人梦同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老一辈科学家赤胆忠诚、勇攀高峰、淡泊守真的精神火种,会永远传承。
六、巨晓林
关键词:从普通农民到知识型工人代表
他的事迹:是一名普通的铁路接触网工人,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普通农民工身份当选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在这项荣誉之前,巨晓林已经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技能大师等荣誉称号。
1987年,巨晓林和千千万万普通农民一样意林文章的读后感400字,走出农村,成为一名铁路建设工人。
铁路接触网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工种,为了掌握施工技术,巨晓林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的学习,不仅掌握了接触网的施工方法,在实践中还创新了施工方法114项。并先后参加了哈大线、京沪高铁等10多项国家铁路重点工程建设。如今,他主编的《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已经成为数千名接触网工作人员的工具书。
我国的高速铁路,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先,这张国家名片上,有千千万万个巨晓林一样的普通农民工的巨大贡献。
观点:是梦想,让他坚持学习、刻苦钻研,从一名普通农民工,一步步成长为知识型工人、全国劳动模范。
是创新,让他在工作中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编撰的《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成为铁路施工一线“宝典”。
逐梦永不放弃、创新永无止境。
巨晓林说:“农民工也要勤学习、懂技术,技术好我们就不会被淘汰。”只要自强不息,爱岗敬业,农民工也有大舞台,农民工也能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七、袁庚
关键词:蛇口工业区拓荒者
他的事迹:1949年,他曾作为两广纵队炮兵团团长解放深圳。
1979年,蛇口工业区动工兴建。向中央提出创建设想并担任管委会主任的袁庚,当时62岁。
创建蛇口工业区,袁庚并没有财政拨款,拿到手的,是500万美元工业项目的自主审批权,以及可以向外资银行举债的政策。袁庚大胆主持开展
来源【美文集】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整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jkhui22@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