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集

Hi, 请登录

满江红岳飞赏析(绝美宋词精选品读)

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影响十分深远。它以慷慨激昂、粗犷悲壮的艺术感染力,数百年来,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在民族存亡时刻抛头颅洒热血,在祖国危急时刻甘愿以身许国,杀身成仁。

从这个意义上说,《满江红》无疑是我国爱国诗篇中的最强音。

岳飞画像)

一直以来,这首词的作者,都公认为是岳飞。不过,从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关于这首词的作者,就出现了一些争议,认为《满江后》的作者另有其人的观点甚嚣尘上。

那么,《满江红》的作者究竟是不是岳飞呢?

认为这首词的作者不是岳飞的人,主要持以下观点。

其一,岳珂编撰的《金佗粹编》中并没有收录这首《满江红》。

岳珂是岳飞之孙,三子岳霖之子,他将岳飞一生的诗词编辑成册,形成了《金佗粹编》。但从1203年始,到1234年再刊此书,中间历经了30多年,都未曾收录《满江红》一词。

而《满江红》最早始见于1536年徐阶所编的《岳武穆遗文》,他是根据1502年浙江提学副使赵宽所书岳坟词碑收入的。在此之前的宋、元两朝中,根本不见对这首词的记载,它只是出现在明中叶以后。

其二,诗词中出现的地名和岳飞抗金路线不符。

《满江红》中有一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其中的“贺兰山”在南宋时期属于西夏的领土,在现今的内蒙古河套之西,根本不是当时岳飞抗击金人时的战斗地点。而西夏在当时也并未与宋朝发生战争。

岳飞伐金的最终目的是“直捣黄龙”。而“黄龙”则属于现在的吉林省境内,两地相隔数千里之遥,并且方向和“贺兰山”完全相反。

作为一代名将,在写诗作词时,不会犯此常识性的错误,“不应方向乖背如此”。

(岳飞伐金)

其三,《满江红》的风格和岳飞诗词的一贯风格不符。

岳飞曾作过一首《小重山》,其风格婉转低沉,舒缓惆怅,娓娓道来。但《满江红》却激越慷慨,雄浑豪放,一泻千里。两首诗词的风格相差太远,不符合岳飞一贯的风格。因此不可能是岳飞所作,很可能是后人假借岳飞之名写成的。

其四,《满江红》有可能出自王越及其同僚之手。

王越是明朝中期的名将和诗人,曾三次出塞,收复河套地区。他不但能“身率三军,决胜千里”,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长于诗赋,有很多首传世之作。更为巧合的是,王越确实曾在贺兰山抗击鞑靼,取得过重大胜利。

不过对于这些说法,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反对意见。

首先,岳飞的后人为什么没有收录《满江红》?

众所周知,岳飞在1142年遇害时,不但家破人亡,父子被杀,而且还被抄家查封。在这种情况下,岳飞的诗作是很难被其后人保存的。更何况,岳飞冤死后,秦桧还把持朝政多年,他怎么会让岳飞如此充满正能量的诗词传世呢?

直到20年之后,岳飞才被平反昭雪,又过了若干年后,岳霖父子才开始收集岳飞的存世诗词。在平反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岳飞一直是秦桧等权臣眼中的“谋逆”之人,他的诗作定会被封禁。与其相关的诗词就此散失,是很有可能的。岳珂的《金佗粹编》没有出现这首《满江红》,也是有可能的。

(秦桧画像)

其次,为何《满江红》的风格和岳飞迥异。

岳飞是一位喋血沙场的将军,并非是专门写诗作词的文人,其风格并未形成。况且诗人写诗时,和当时当地的境况有很大的关系。即便青史留名的诗词大家,其风格也并非一成不变。就像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在他的笔端,依然可以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两种风格迥异的佳句。

而这首《满江红》正是岳飞决心抵御外辱,收复大宋山河的内心真实写照,也正好符合他热血满腔,铁骨铮铮戎马一生的形象。

其三,关于“贺兰山”的地名问题。

虽然金人的老巢在东北,而贺兰山则地处西北,但并不妨碍岳飞用“踏破贺兰山缺

试看结束,如继续查看请付费↓↓↓↓
打赏0.5元才能查看本内容,立即打赏

来源【美文集】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整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jkhui22@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二维码
评论